作者专栏
-
科斯定理错了:产权界定给穷人更有效
如果将产权界定为穷人所有,那么,无论是否会出现产权交易,都将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用:当存在通过资源配置以提高社会效用时,富人就会促成产权交易;当不存在通过资源配置以提高社会效用时,既定的产权安排就是有效。显然,这里提出了对科斯中性定理的革命:资源配置并不是与产权的初始界定无关的,但实际上,在一个交易成本为零并可以自由交易的社会中,初始产权界定给穷人将会产生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
-
朱富强丨现代社会必须界分“哲学王”和“武士”
从本体论上看,柏拉图的哲学王主要职能在于为人类定规立制,而他之所以能够为人类定规立制,又在于致力于对人类社会的探索,努力吸收了人类社会不断积累并经大儒们整理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担负起“为往圣继绝学”的重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柏拉图意义上的哲学王就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将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中的真正英雄。
-
何谓精英,公知是精英吗:社会精英的双重内涵解析
精英治国不是坏事,问题在于,何谓精英?一般地,精英应该是开社会风气之先、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那部分人士。显然,如果没有这些精英,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将会变得更加曲折、更加动荡.
-
私有化之殇:复杂自由主义的审视
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基于“新古典自由主义”而推行了一整套的私有化和放松干预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反而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拉大、公共贫困的严峻乃至经济危机的爆发。
-
特朗普为何显得如此好斗:民主社会的极端性
民主社会的好斗性在美国新上台的特朗普政府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它采取的“美国优先”和“以邻为壑”政策正迅速撕裂传统国际秩序,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政策来应对。
-
美国为何会选举出个特朗普:民主社会的选举悖论
波普尔提出了民主选举中的统治权悖论:选举出来的不是那些最具有协调能力并服务人民利益的人,反而往往是那些最具统治力并对人民实施控制、监督的人。
-
警惕特朗普主义走向军国主义
特朗普奉行的是基于法、术、势相结合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从而不会受制于现有国际规则和道德规范;他会充分利用\"势\"来获取美国个人利益,为达目标会不惜实行以邻为壑的政策,甚至不惜使用武力和战争手段.
-
洞幽察微
-
洞幽察微
-
自由主义代表着市场放任主义?
正是由于“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重新引发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盛行,它将市场活动建立在自然主体之间的互动和竞争之上,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和马太效应的盛行,最终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对抗。
-
朱富强:中国很多经济学人已成利益集团代言人
合格的经济学人须具备独立的、不受强力因素支配的学术立场,具有严谨的、以求知为乐的学术作风和科学素质.其研究工作才能不受权力、金钱等外力干扰,其研究成果才能真正具备本应具备的前瞻性、指导性.
-
中国人仇富?主流经济学的荒谬逻辑
针对社会大众的诉求以及政府日益注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转向,一些经济学人非但没有且不愿去反思主流经济学本身的理论缺陷,反而将对“为富不仁”的批判归咎为穷人对富人的嫉妒,并将批判者冠上“愤青”和“仇富”的帽子,乃至不遗余力地鼓吹社会大众存在着“仇富”心态。那么,这些“主流”经济学家为何将社会大众对富人行为的批判鼓吹为源于“仇富”心理呢?很大程度上,这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肯定性理性分析思维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有关。
-
朱富强丨如何理解有为政府的基础理论:我对田国强和林毅夫之争的思考之一
就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而言,不少经济学人也就容易为特定分析思维、传统智慧及其内涵的意识形态所左右:演化主义经济学人往往过于推崇市场机制的作用,建构主义经济学人则会忽视政府行为潜含的“自负”,从而很少有人真正去关注、挖掘和构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互补共进关系。
-
朱富强:有为政府的政策有效性--对林毅夫和田国强之争的思考
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之间,不仅可以而且需要形成良性的互补和共进关系,因为它们都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同时也都面临着失灵问题。然而,围绕国家的角色形象以及政府的功能承担,学术界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乃至衍生出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当前发生在林毅夫和张维迎、田国强及文贯中等人之间关于有限政府与有为政府、产业政策有效性等话题的争论,也是经济学界这一长期未竟论战的继续。
-
经济全球化下的"高等收入陷阱":兼论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差异效应
任何行业的资本输出都需要作通盘而有效的规划,要防止资本输出对本国相关行业的影响,要避免对本国行业和经济的冲击和瓦解;同时,要确保本国行业拥有相对优势,这包括技术领先和高附加值垄断。这方面日本和美国等已经提供了鲜明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