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评金一南等遭围攻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正面宣传教育苍白无力,甚至淡化,缺位,致使右派得以同国际反共反华势力里应外合,趁隙大造反动舆论,丑化抹黑共产党,将我党我军的领袖和历史妖魔化。不但给广大青少年,甚至给相当一批党政干部洗了脑,换了心。六,七年前,反共“新秀“袁腾飞“以"历史教师"的公职身份,信口雌黄地兜售歪史,伪史,肆无忌惮地攻击谩骂革命,居然迷倒三千万众的"袁粉“。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也评金一南等遭围攻

这段时间,网上翻涌出一股围攻金一南等军界学者的逆流。窃以为这绝非史料论据之辨,也非史德学风之争,乃是一场党史军史话语权和大众舆论导向权的争夺战。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正面宣传教育苍白无力,甚至淡化,缺位,致使右派得以同国际反共反华势力里应外合,趁隙大造反动舆论,丑化抹黑共产党,将我党我军的领袖和历史妖魔化。不但给广大青少年,甚至给相当一批党政干部洗了脑,换了心。六,七年前,反共“新秀“袁腾飞“以"历史教师"的公职身份,信口雌黄地兜售歪史,伪史,肆无忌惮地攻击谩骂革命,居然迷倒三千万众的"袁粉“。那时,不见这些经院派,考据派有多少站出来,讲半句据史据实质疑,辩驳的话;却为何对金一南等人的着作和演讲如此求全责备,不能见容呢?

当那黑云压城之际,金将军横空出世,参与了打响收复失地第一枪的战斗,且首战告捷。他对我党我军苦难与辉煌历史的再现再讲再解,不但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同,也荣获近平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誉。他耳目一新的讲述,重新点燃了中国社会对革命历史,革命先烈真诚的崇敬的火炬,照亮了多少人心底深处沉寂己久的理想信念之光。作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出版亮点,金一南的书,既不是史学论文,亦不是传记文学,却在夹叙夹议中有许多历史哲学的思辩,感悟和精彩评点,不妨看作一种文,史,哲兼而有之的新体裁。简单以论文或文学的标准去臧否它,并不合辙押韵。非专业史者的金一南,以草莽之身作为"志愿军",“游击队“杀入史学领域,在技节上欠规范,欠严谨,甚至欠准确,虽在所难免,但也不难改正。比如援引或借用他文时,注明出处并致以谢意,会更加周全。拙作也曾被人大段大段或整篇章节地抄引,本人从未为此纠结。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文章能助人一臂之力,并以这种特别方式感受到他人的共鸣和认同,也是一件快慰之事。至于许多名人名言为人所用,信手拈来,并不都一一标明出处,亦是行文常态,通常不会招致非议。

问题反倒是:一,"正规军“为何屡战屡败,连连失地?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为何不买他们的帐?二,是忧患于什么情景,金一南这些不被他们看好的"外行",不得不"抢占“了他们的"战位“,却打开了始料未及的新局面?三,为什么深得党心,民心的胜利之师的尖刀班在遭遇右派伏击时,背后也挨了枪?难道作战过程中哪几枪脱了靶,哪几段跑了弯路,比绝地反击夺得了完胜还重要吗?这些都值得有心人深长思之。

唐代刘知己所谓史家"三长“,指的是“才,学,识"。其中"识"字最要紧。它不仅关系到史家对所写`史"的历史本质把握,也体现着史家对其当代历史责任的认知。那些标榜史学与时政"风马牛不相及"的自命“清高"者,就"识"字而言,尚根本不曾入流。史家在修史时,亦在用自己的这种社会行为书写着当代史。金一南之可贵,正在于他高境界,大视野的独到见识,在于他这种历史的自觉性历和历史的能动性。那些轻浮鄙薄他的专家们,恰在此关键处未可望其项背也!

(丁酉二月)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金一南 军史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expose/201702/3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