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掌握思想武器,才能拥有未来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首先虚心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够对症下药、取得进步。当前爱国左派需要能人,更需要思想武器。思想武器自然不能等、靠、要,唯有脚踏实地,自行制造。
-
以社会主义原则治疗"房地产癌"
纲举才能目张,先要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才能制订行之有效的政策。治疗“房地产癌”,本质上是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首先要强调的,就是破除对市场机制的迷信。如果市场机制是完美的、市场引导的资源配置都是科学的,那么根本不会爆发源自美国房地产业的2008金融危机。
-
美国的各大菜系,吃出来的可不仅是味道
随着华裔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步提升,原有的就餐环境和菜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了。以着名华人聚居区大洛杉矶地区圣盖博谷为例,10年前的中餐厅绝大多数都已不存在,有的店面甚至已经易手数次。就总的趋势来说,中餐厅的就餐环境和菜品在逐渐改善,毕竟市场竞争很残酷,不换脑袋就换人嘛!国内着名的餐饮品牌小肥羊和海底捞都在美国开了多家分店,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家在美国投资兴办上档次的中餐厅。“中餐走低价路线”有望在不久之后成为历史,而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经济力量的逐步上升。
-
徐实: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
衡量经济学人的标准应该是什么?为经济发展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为强国富民提供了哪些实际帮助,才是成功的标准。当下的中国,正需要一批既有实学又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来开创新时代的、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
"按闹分配"的背后:为何有无理取闹的"索赔"?
许多地方官员片面强调“宁事息人”,习惯于通过所谓的“经济补偿”来堵人的嘴,而忽略了应有的政治原则。这样一来,小人哪怕提出不合理、不合法的诉求,也照样会得到很多好处。在片面强调“维稳”的环境下,毫无原则的“宁事息人”最后就演变成了“按闹分配”。
-
仿真枪难道是好东西吗?
仿真枪客观上存在对公共安全的危害性,只适合作为戏剧的道具,而不应该在社会上自由流通。个人持有仿真枪客观上会对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即使持有者主观上没有恶意,倘若仿真枪被他人偷走、抢走,后果一样会失控。持有仿真枪根本就不是什么合理的“个人权利”。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男女平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男女平等。普遍存在的雇佣劳动催生了劳动力市场。按照“钱比人重要”的资本逻辑,妇女和老弱病残产生的剩余价值偏低,都被淘汰掉才好呢,劳动力市场上最好只剩下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只有当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资方才会勉强雇佣些妇女。
-
中国人难道还欠司徒雷登的?你想多了!
曾经梦想左右逢源的司徒雷登,晚年竟落得“左右不讨好,里外不是人”。他在学生、秘书兼好友傅泾波的照料下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在他的回忆录中,燕京大学的日子是最美好的一段岁月,而担任大使的数载却不堪回首。司徒雷登对政治缺乏深刻理解,也不擅长政治运作,却被残酷地卷入政治漩涡之中,最后被美国政府当作一块嚼烂的口香糖吐掉。选择这一条悲剧性道路的正是司徒雷登自己,怨不得别人。
-
劳动价值论还管不管用?
从基本原理来说,庸俗经济学的理论自洽低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推出的价值规律,但这个推论本身不等于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的成立依靠必要前提,那就是无垄断无协迫的自由交易。不满足这个前提条件的话,价格就会严重偏离价值,比如军火市场是典型卖方市场,盛行一口价。“既然这样,直接把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作为出发点不就得了?” 这种做法正是庸俗经济学家用来掩盖贸易中存在的剥削的手段。
-
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用化研究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 这是一个充满新意的指示,它的到来可谓恰逢其时。
-
徐实:面向未来的国企管理
卫兴华等富有正义感的知名学者撰写过不少文章,从理论上论证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有力地驳斥了“国企无用”的谬论。但是仅有政治经济学的论证还不够,当前迫切需要开发可操作性很强、符合国情的管理学理论来指导国企的建设,将公有制经济在理论上的优越性转化为市场竞争中实实在在的优势。尽管国企管理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但是选择正确的道路才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
美国“白左”前途堪忧
“白左”的前途困境,源于该群体秉承的现代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它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原子化的个人,个人优先于群体、社会、国家而存在。两个基本点:人权至高无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套玩意其实就是国内“公知”们吹捧的“普世价值”。然而,无论“白左”还是“公知”,都不曾认真审视“普世价值”的不完备性和自相矛盾。
-
香港文化为何式微?
香港文化对大陆的渗透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然而,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香港文化在大陆的影响力,与巅峰时期相比已衰退得一塌糊涂。香港文化影响力衰退的决定性因素,其实是大陆和香港经济实力对比的根本性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也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一代人的时光里,中国经济的体量和质量都出现了飞跃。
-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以文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合理权利。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权利边界在哪里,正是文明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毋庸置疑,我们的一些国民缺乏对他人权利的起码尊重。如果再不严加教育,由落后观念导致的矛盾就未必是人民内部矛盾了。
-
西方政界为何出现“人才塌方”?
冷战后期,西方国家曾经嘲笑苏联政坛是老人政治——因为领导层换届困难,干部不断老化,江山后继乏人。冷战结束之时,历史学者弗朗西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