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汉成:共产党人应旗帜鲜明的投身改革!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大的根本内因就是就是具有高度的自我革命的传统,所谓自我革命,就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纠正错误,不断自我运动。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本文为作者徐汉成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徐汉成:共产党人应旗帜鲜明的投身改革!

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不断改革中前行的。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三大改造,开创了鸿篇巨制的划时代的社会主义制度。因为是在生产力不发达条件下实行社会主义这一新制度,缺乏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性。因此,各项方针政策还要结合国情不断予以完善与提高而进行改革。

邓小平认为:

【“我们也讲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4页)】

为防止改革误入歧途,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85年,邓小平又对改革提出了警示,他说: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并进一步指出:

【“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

1986年,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时说:

【“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

文革结束后,为了总结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教训,统一人们对于改革认识,我们开展了真理标准检验大讨论,又做出了《关于建国以来苦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四十年风风雨雨的改革开放,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在两种改革观的交锋中一路走来,否定了计划经济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经历了农业、工业、住房、医疗、教育、金融、税制、养老保险……等全方位的改革。

由于新中国是在饱受战乱,千疮百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定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七十年的革命与建设,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因此,人们对于改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循序发展的。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指出: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社会主义不仅仅是要解决发展生产力的矛盾,还要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解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十年的改革,发展了生产力,但同时又产生了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比例失衡的矛盾,廉政建设与贪污腐化的矛盾,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与人民追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矛盾,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小农经济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的矛盾,食品安全与人民健康的矛盾,医疗市场化与救死扶伤的矛盾,教育市场化产业化与教育公平发展的矛盾,诸多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改革中出现的这一堆矛盾,真实而客观的摆在全党、全国人民的面前。要不要解决这些矛盾?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矛盾,改革就将成为夹生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将僵化停滞不前,老一代革命家们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将半途而废,无数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的鲜血就会白流。怎样才能解决这些矛盾,答案只能是一条,唯有改革!只有在改革中砥砺前行,唯有通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深化改革。如果不进行否定之否定的继续改革,放纵新自由主义的假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中国的改革就会误入歧途并且会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改革必将引发社会的变化与运动,四十年的时间,多数的改革举措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新自由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也对改革产生了干扰和破坏。如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教育体制的产业化、住房领域的市场化投机化、养老保险的“多轨制”,其弊端已经日益展现,使得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日益加剧。

四十年后,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方向道路的论述言犹在耳。因此,我们理当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忘初心来检验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特别是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论对改革给予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揭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清晰了社会主义改革观,指出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激发了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开创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忘初心”决定了共产党与资本主义政党的区别,决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对于人民,资本主义政党是毫无“初心”的,如果说资产阶级政党也有初心的话,就是资本至上,利益至上,而共产党人的“初心”则是消灭压迫与剥削,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什么是“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闻之,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对于继续改革也就信心倍增了。

邓小平历来强调,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再完善,再发展,他说:

【“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十亿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是个灾难,是把历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8页)】

又提醒我们:

【“不过,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叫作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他们‘改革’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我们讲的改革与他们不同,这个问题还要继续争论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7页)】

他还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发出警告:

【“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

如今,重温邓小平的话,恰如余音绕梁,四十年不绝。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大的根本内因就是就是具有高度的自我革命的传统,所谓自我革命,就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纠正错误,不断自我运动。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这是历史与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是最广大人民的心声,因此,我们应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投身于坚持社会主义的真改革,理直气壮的反对借改革之名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假改革。

自我革命就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所谓实事求是,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检验改革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检验改革理论与改革实际是否相统一。

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今天来说,就是从改革的实际对象出发,探求改革举措的内部联系与发展的必然性,所谓“有的放矢”今天的“的”就是改革的各项举措,“矢”就是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四项基本原则与不忘初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通过它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历史在否定之否定的循环中一路前进,封建社会否定了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否定了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必将否定社会主义,走向“寰球同此凉热”的大同社会。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改革是个中性词,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中,也曾进行过多次的改革,成功的改革必将促使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的繁荣稳定,将社会推向进步,落后的、复辟的改革必将阻碍生产力发展,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将社会拉向倒退,注定是不能长久的。譬如王莽的“托古改制”袁世凯的帝制复辟,张勋的“辫子兵”复辟,都是复辟旧制度的改革,历史已经证明均以失败而告终。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一般普遍性规律。改革本身就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因此,改革就是否定,否定就是改革,没有否定,就无所谓改革,没有改革,也无所谓否定,这两方面的矛盾,促使改革必然从肯定转化为对新生矛盾的否定。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说:

【“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回事,我从来就没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要抓紧解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稳定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也一样的处于不断的运动与变化,邓小平之所以说要有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形成成熟定型的制度,而不是说一次性定型,或者是三、五年定型,因为改革的理论及其引发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经过实践与时间的检验,才能展现内在联系与必然规律。

邓小平所说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加紧解决”、“把它纠正过来”就蕴涵着否定之否定原理,据此的原理,改革的自身发展也必须要由肯定阶段进入否定阶段;通过否定,将改革自身发展中否定方面对肯定方面的扬弃,然后再一次进入肯定阶段,这就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观。

毛主席说: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96页)
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

改革四十年后,重读毛主席的教诲,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向人民负责”,而不是向少数富豪精英们负责,而是对全国人民负责,所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满足于少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是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革命与建设是依靠人民获得成功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来就是革命与建设致胜的法宝,同样的,改革依靠一个人或是某一个集团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据此,全体的共产党人与全国人民要旗帜鲜明的,理直气壮的投身改革,支持改革。

方向道路问题贯穿于改革始终,旗帜鲜明就是改革必须举社会主义的旗,走社会主义的路,因为只有举社会主义的旗才是“不忘初心”,只有社会主义的改革才具有强大的政治基础、理论基础与群众基础,这个政治基础就是有一百年历史的今天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就是四项基本原则与不忘初心。群众基础就是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其成败得失人民最有发言权。

改革坚守正道,事关党和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事关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旗帜鲜明、理直气壮的投身改革,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年座谈会上指出: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2016年底,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要挑战面前退缩这,不便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我们只有紧密的团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光大习总书记提出的革命斗争精神,与资产阶级自由化及其改革进行斗争,与历史虚无主义者斗争,与贪污腐化分子斗争,与形形色色的蜕化变质分子和汉奸内鬼斗争。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重新焕发生命力!

二0一九年十一月一日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theory/201911/5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