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中烧:川普白宫秘闻》说了啥(一)
导言:本书的前四章,在描述川普和他的团队种种缺陷时,作者不断重复的一点是他们是新人,是菜鸟,没有从事过政治,缺乏经验(inexperienced)。 不过笔者认为,作者首先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输给这样一个团队的?
“正月,川普僭伪位,行大统领事。大赦境内,改元#MAGA。署其女伊万卡持节、领尚书事、开府仪同白宫。班农为太傅、假节、开府仪同白宫。”——《怒火中烧:川普白宫秘闻》
还有不到2周,川普朝就要满一周年。就在这个时候,《怒火中烧:川普白宫秘闻》(Fire and fury: Inside the Trump White House)横空出世。请原谅笔者把书名翻译出了一股浓厚的铜锣湾书店风格和地摊文风格,因为这就是这本书的本质:它不是严肃的政治学作品,不是优雅的高层访谈笔记,而是段子集合。
本书大概采用线性时间叙事,前四章以川普竞选的草台班子搭建开始,讲到“禁穆令”的发布。读过之后的大体感觉是,作者真的恨川普和班农。
这一句黑得相当漂亮,这是在说川普作为一个亿万富翁,一个大商人,居然看不懂资产负债表。这跟教高数的老师不懂微积分差不多一个意思。在作者看来,川普几乎是个智障。
看起来长长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是一句话,这个川普啊,“望之不似人君”。
这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美国政治作家大卫·哈尔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本书中提到了他的着作《达官贵人》(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主要是关于肯尼迪朝的白宫往事。作者认为,《达官贵人》是一本很重要的书,因为它精准地描述了1960年代的美国建制派长啥样子,并且也为今后的执政者立下一个标杆。很明显,在他看来,川普不符合这个标准(Trump defied it),不是达官贵人,不似人君。
要从政,就先得读这本书,奥巴马和克林顿年轻时读过它,这本书是通往权力之路。川普入主白宫之后,班农建议大家伙把它找来读一遍。但是应者寥寥,只有库什纳等少数真正去读了。
班农很苦恼,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不但川普不似人君,川普的草台班子也不像一个朝廷。他希望通过革命历史再教育让草台班子正规化。
“川普朝廷中没人知道怎么办事情,因为都不知道大家该干什么。……斯派塞老师的工作是把哪些人干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干解释出来,但是他却做不好,因为没人真的有岗位,没人在真的做事情。”
班农的计划执行地很不顺利,当然这也不能怪他,首先总统本人就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嗯,大统领阁下似乎觉得打高尔夫球比在白宫办公更重要。
作者将这一问题的源头回溯到川普的出身:他是一个地产商人。在美国,房地产这个行业“很少受到监管”,因此孳生腐败。川普正是一位奸诈的地产商,靠政治裙带关系和来历不明的资金(international free cash flow and gray money)致富。
在共和党的初选时,川普一口气打败16个对手,赢得了提名,然后他不得面对一个重大人生抉择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办?
作者认为,包括川普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相信川普阵营会赢,甚至也不希望自己能赢。
普里伯斯和斯派塞等人代表共和党建制派,当川普需要拉一把的时候,他们却借口“民主党有高达”而按兵不动,作壁上观。
川普本人时刻处于“宝宝能行”和“我是卢瑟”的薛定谔状态。当然作者写出这一点还是为了阐述另外一个问题:川普这人可能精神有问题。
总体来讲,川普是悲观的,悲观到作为一个亿万富翁,他居然连给自己的竞选活动投入经费都很勉强。最后在班农的软磨硬泡下只肯拿出1000万美元(实际需求5000万美元)。下面的一幕就很传神了,后来担任财政部长的史蒂芬·努钦(Steve Mnuchin)当时就给川普的竞选活动管理财政,他不得不看住川普,以免他“忘记”打款。
这种态度是很不利于团队建设的。毕竟没人愿意加入一个注定会失败的团队,因此特朗普身边没有什么靠谱的人,没有什么有从政经验的人。在作者看来,当时共和党建制派已经在做川普输掉选举后如何止损的规划了(hedge its bets),而对于川普的竞选经理凯丽安妮‧康威(Kellyanne Conway)来说,只要和希拉里的差距不超过6个点,就是胜利了。
“伊万卡小心地与竞选活动保持距离”,作者的这句话让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伊万卡不想被父亲失败的竞选活动拖下水,同时又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忤逆父亲,就只好小心谨慎(carefully)地微操一把。
对于伊万卡和库什纳,说真的,是否入主白宫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这波名气打出去就行了,有利于品牌广告宣传。对于梅拉尼娅来说,川普最好输掉,因为这样就不用整天“面对川普一家”,她和伊万卡的关系不太好。
作者称,川普一直把梅拉尼娅当成装点自己成功的花瓶。但是在这里,他做出了一切二流电视剧中的男主角都会做的事情:给老婆表态,要老婆,不要事业!
然而,川普胜选了。
大家都蒙了。
又是一段传神的描写,川普从蒙圈(befuddled),到难以置信(disbelieving),再到惊吓(horrified)。是的,川普在得知自己胜利后感到了害怕,因为,他也知道他没法当总统啊。
不过很快,川普就捡回了自己的胆子,开始认真地认为自己能够胜任。现在竞选时期的团队必须过渡到正式的执政团队,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共和党的建制派依然不待见他,甚至还有人公开反对他。
反川普一百年不动摇。
在美国,政治全靠人脉。川普的问题是他在华盛顿没有人脉。所以他把过渡时期的办公室搬回了纽约的川普大厦。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来担任幕僚长。在美国,幕僚长大概相当于政府总理,或者说古代的宰相,在总统和百官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班农是一个川普中意的人选,可是华府看不上他。于是普里伯斯就做上了这个位置。他是川普团队中为数不多能和共和党大佬们谈笑风生的人。建制派的代表构成了川普政府的第一个元素。
当然,后来我们知道此君的工作极其不顺利,原因正是上文所述,白宫里面完全没有章法。普里伯斯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因为库什纳和班农相当于架空了他。库什纳是川普的家人,也是川普政府的第二个重要元素,甚至是主要元素。
有人解释给川普说,让自己的家人官居要职是不对的,至少不好看。
但是川普还是搞出了一个家天下的朝廷。
第三个元素就是“反建制派”,其代表人物正是班农。
如果说作者第一个讨厌川普的话,第二个讨厌的就是班农,而且把大概50%的毒舌功力发挥到了班农身上。
“班农自己就是一个电影人物,A型人格、酗酒、婚姻不幸。他投身的行业以金钱的多寡来衡量成功,而他却很穷。总是在计划,总是在失望。”
更加毒舌的是这一段。
班农想要加入建制派,但是却总是无法如愿,想要毁掉整个体制。你看,活脱脱一个怨妇、边缘人的形象,很像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和祥林嫂的某种结合体。
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干啥啥不成,加入什么团队,什么团队就会失败的毒奶型人才,现在成了川普的军师,官拜白宫首席战略师。
就在大家伙都在参加川普的就职典礼的档口,班农溜进了白宫,给自己选了一个离椭圆形办公室近而自己又觉得舒服的办公室。这里不是辩论的地方,是制定政策的地方,是引领保守主义革命的地方,是“作战室”(war room)。
就在作战室里,班农给川普规划好了100天计划。既然建制派把持了国会,那我们不妨绕过国会和立法程序,以行政命令治国。
班农的金主是鲍勃·莫西尔(Bob Mercer)和他的家族,他最大的愿望正是掀起一场保守主义风暴。班农自然把他的旨意反映到了政策上,而没有什么比移民政策更好的抓手了。莫西尔讨厌穆斯林,川普嫌新来的外国人抢了美国人的工作,就连貌似自由主义的奥巴马政府实际上也下狠手打击非法移民。
于是乎,似乎这是顺理成章的,白宫里的几个脑袋们一合计,“绕过了律师、监管部门、执法部门和人员”,在2017年引发轰动的旅行禁令,也就是“禁穆令”,诞生了。
笔者一直在努力展现作者对川普政府的似乎是刻骨铭心的仇恨和敌视,但似乎忘了说原因。这是因为这太重要,牵扯面太大,所以留到后面单独说。
原因要在序言中去找。
对话的两人,一个是共和党大佬、福克斯新闻的前任CEO罗杰·阿勒斯(Roger Ailes),另一位正是班农。班农正在跟阿勒斯打包票,说川普是“我们的人”(He’s totally on board)。
作者讨厌川普,根本原因正是川普不是作者“我们”的人。
“我们”是谁?作者在本书里陆陆续续给出了答案。
首先,“我们”是媒体人,我们懂行(know the game),政客需要向“我们”学习一个。
“我们”是建制派,是从小就阅读《达官贵人》的职业官僚、公卿世家,我们就是达官贵人。
“我们”是科技产业资本家,在奥巴马的时代,我们“实际上掌控美国政府”。
“我们”是情报部门,别惹我们,不然“我们”就是说您“通俄”,白宫的保密机制会变成筛子,网可漏吞舟之鱼。怕不怕?怕就对了!
“我们”还有其他的很多身份,曰“主流媒体”、“自由派”、“民主党”,还有“律师”、“法官”或者叫“法律党”,毕竟这是一个搞宪法拜物教的国家。“我们”觉得多元主义属于政治正确,必须放开移民。“我们”掌握了地方法院,所以我们敢冻结“禁穆令”。
“我们”有很多叫法,笔者喜欢称呼它为“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和他们的代理人们”(鲁迅先生:资本家和他们的乏走狗们)。你看,这里面有资本家,有政客,有媒体,有强力部门和专政部门。既掌管了钱袋子,又控制了枪杆子和笔杆子。“我们”是美国真正的主人,我们就是正统。
但是!“我们”失去了政权!
这就是作者如此生气的原因。作者是迈克尔·伍尔夫(Michael Wolff),是美国知名政治作家,属于上述自由派媒体人的范畴。
所以作者会说克林顿和川普很像,但是至少克林顿看上去值得尊敬。
川普是一个“外人”(alien),一个他者,一个圈外人,outsider。白宫的宝座怎么能让他染指?两党的建制派可以争斗,总统大位可以落在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手里,可以落在杰布·布什(Jeb Bush)手里,甚至坏透了的希拉里(crooked Hillary)也可以,但是川普不行。虽然你也是资产阶级,但是你不是我们一伙的,不是“达官贵人”。这就像李唐皇室和武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正如十六国政权即使能统一中国北方也是伪政权。
所以作者把书写成了战斗檄文,我看描述川普的段落可以这样翻译。
“伪临朝川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为纽约奸商,曾以贿赂公行。炒房抬价,洗钱逃税。远去俄国开房,阴图朋友之妻。不学无术,宪法一窍不通;喜怒无常,下属多遭詈骂。废医改于国会,增税负于百姓。加以阅读障碍,精神涣散,近极右翼,骚扰女性,限制移民,暗通俄国。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本书的前四章,在描述川普和他的团队种种缺陷时,作者不断重复的一点是他们是新人,是菜鸟,没有从事过政治,缺乏经验(inexperienced),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和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的心态。
川普不是“我们”中的一员,必然“望之不似人君”;班农不是“我们”中的一员,必然是一个“做白日梦的人”。至于其他人,他们都是蠢货,不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些什么。
同样的政策,必须由“我们”来制定执行。所以奥巴马时期同样大肆逮捕非法移民,“我们”不会给奥巴马带上“恐惧穆斯林”和“排外”的帽子。但是你川普就做不得,谁让你出身不好呢?和尚摸得,你就摸不得。
所以川普让女儿和女婿身居高位,毕竟“我们”的人不能为川普所用啊。
作者诚不我欺,美国政治正是关系政治,正是“身份”政治。
当然,“我们”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和他们的代理人们,川普自己也是大资本家,和“我们”是有共同语言的。税改法案不是就通过了么?媒体不是说这是共和党建制派的胜利么?
接下来,要么川普被“我们”收编,要么继续斗法,甚至被弹劾。
不过笔者认为,作者首先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输给这样一个团队的?要知道,依照作者的描述,在竞选时期,川普团队组织涣散,经费缺乏,而且各怀鬼胎。女儿女婿离心离德,下属在寻找后路,甚至川普的竞选经理听到川普的名字就翻白眼(Conway offered either an eye-rolling pantomime whenever Trump’s name was mentioned),而川普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胜利。本来是保送的,然而你们却输了,美国的“困难群众”(the deplorable)显然不同意你们的看法。
如果这个问题回答不了,你们爆再多的料,把川普黑成老年痴呆患者都没用。你们即使把这位川普弹劾下台,信不信下次困难群众们把另一位更加激进的选上台,要是选出一位凯撒怎么办?你们还真打算在元老院一人一刀把他捅死?
笔者看这个美利坚的伟大复兴#MAGA啊,怕是会很漫长了。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801/4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