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出离愤怒!侮辱国旗被百万悬赏追缉,坚决不能放过
港毒暴徒一再挑衅国家主权和尊严,直接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可以不用付出应有代价,他们不怕香港的法律。之前侮辱国徽的暴徒,仅有一名28岁冯姓暴徒被香港警方拘捕,其他的暴徒至今逍遥法外。就是被抓获的这名暴徒,能不能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还是个问号。因为定罪的权力控制在香港的法官手里,而此前多名港毒暴徒得到轻判或免罪,而维护秩序的警察却被重判的司法不公正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香港外籍法官高比例现象,令人不敢对香港的法治抱有信心。
-
重大信号:叫停台湾自由行,“台独”末日临近
杜特尔特根本就不相信美国的军事保护。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闹剧发生后,美国派出航母舰队给菲律宾打气。中国在南海举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四名上将亲临指挥,一百多艘战舰参加,展示为保卫中国领土领海的决心与实力。美国的航母很快跑到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这一幕,给菲律宾政客上了一课,以杜特尔特为代表的一批政客就此看清楚美国。杜特尔特多次批评美国一直在南海问题上怂恿菲律宾,把后者当“棋子”,杜特尔特讥讽美国说,“你想要制造麻烦?行,那你上吧。”
-
愤懑与恐惧!起底港毒事件背后的“法治”真相
毫无疑问,港毒势力正在香港实施港版的“颜色革命”,香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但这些事件,也让我们得以近距离的观察和重新思考,很多人曾经笃信不疑的一些西方原则信条。正是出于对这些西方信条的迷信,让很多人成为西方体制的崇拜者和中国全盘西化的主张者,以及“颜色革命”的社会基础。
-
特朗普这次说解禁华为到底靠不靠谱?
中国有着五千年历史,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只要中国人不迷失自己,来自外部的封锁和打压,并不会对中国造成致命的结果。所以,中国应该继续警惕和批判各种“投降论”。这些论调背后的力量,因为在内部发挥作用,和外部的力量形成配合,往往防不胜防,尤为致命,这才是可能让中国不战自败,失掉未来的因素。
-
不能掉以轻心,美国还有可能发动更大规模金融战
因为美国有美元这个世界货币,又实际掌握了全球主要货币结算体系的控制权,所以金融制裁事实上成为美国最具杀伤力的制裁措施和非军事战争手段。现在的问题只是美国会不会用,什么时候会用?对美国来说,是否发动金融战,理由从来就不是问题,用一袋洗衣粉就可以冒充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当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支持的白头盔组织,多次采用摆拍的方式,伪造叙利亚政府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造成平民伤亡的“现场”。即便是没有借口又如何,美国制裁华为,可曾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美国是否发动金融战,取决于美国对代价与收益的计算和评估。只要收益大于代价,发动金融战就不是问题。如果收益远远大于损失,那么金融战随时都有可能发动。
-
人民网接棒新华网,向“投降”论又连发六篇强音
美国人既是纸老虎,又是真老虎,二者之间是可以依据一定的条件转换的。如果中国以妥协求“全”,美国人就是真老虎,得陇望蜀,得寸进尺,都是娴熟的规定动作。让美国人讲理的方式就是以敢于斗争的方式,让其不得不讲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
面对伊朗版的“勿谓言之不预”,美国敢打伊朗吗?
资本主义一旦遇到危机,就需要对外转嫁矛盾,这是铁律。美国肯定要采取手段来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和霸权利益不失去,区别只是采取哪种方式和办法的问题。尽管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可能性比较低,但中国也要做好应对准备。中国更要警惕美国利用金融手段,比如对中国的目标企业采取切断SWIFT国际结算通道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中国唯有抓紧备战,才有可能止战。
-
华为再次硬核反击美国?美国媒体刚传来大消息
曾经我们对美国高科技企业高高堆起的专利壁垒,满怀艳羡又望而兴叹,中国每年支付给国外公司的科技专利费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倒也罢了,利用自己的科技领先优势,赚取高额利润,毕竟还没有超出市场和竞争的范畴。但这些技术优势,被当今第一大国当作遏制中国,遏制华为的手段,为此不惜切断全球的技术和产业协作体系关键环节。为此,国人震惊,愤慨,又有些无奈。这一次,华为也可以用自己的专利权,合情合理的进行反击。
-
重大信号,新华社对“投降论”发出严重警告
大战开始,中国是到了解决这些“内部力量”的时候了。对他们一些人,恐怕,光有警告还不够。不排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认识问题,观点和立场是可以改变的。这次华为事件就让很多崇美和恐美者受到剧烈的思想冲击,美国的真实面目,让一部分崇美者觉醒;华为的抵抗意志和积淀的实力,让一部分恐美者开始不那么悲观。但还有一部分人,虽然人在中国,但早已把美国当成了精神祖国,时刻盼望着王师上岸,以“带路”为荣。还有一些买办力量更是把自己的利益和美国绑定在一起。这些势力是会在关键时刻给中国背后捅一刀的。对这些人除了提前进行警告之外,还应该制定应对的预案。
-
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一定会输?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美国再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的去工业化,不是哪个美国政客的失误造成的,而是美国的体制问题,更准确一点说,是资本运动的必然结果,这是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美国曾经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是这么自己瓦解的。结果就是只保留了部分利润最高的工业部门,而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美国最赚钱的企业,没有几个是从事工业制造了。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实力已非昔日可比。美国引以为豪的通用电气,上个财政年度亏损223亿美元。美国以市场本自由为资本的自由开辟空间,但资本从骨子里,只关心利润,不关心美国是否强大。去哪不是赚钱呢?虽然,美国企业,这次也在遵守美国对华为的禁令,但任正非也透露,美国企业正在加班加点的利用美国的90天缓和期给华为提供配件。国家的目标,跟自己的利润比,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
面对美国封杀,华为为什么一定能赢?(上)
美国对华科技战不只是针对华为一家,但对华为的围堵,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中美科技战方面,因为华为的整体实力,导致这样一个逻辑链出现:美国要想用科技战手段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就必须先过华为这一关。华为不倒,美国科技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华为对于中美科技战的走向和结果,太重要了。
-
华为事件,国家出手,中国对加拿大发出信号
加拿大甚至包括美国,敢于对华为动手,既有对华为的恐惧,也有赌的心理,他们赌的是中国选择忍耐。西方政商一体,他们采取行动之前,首先盘算收益和代价。如果不是考虑代价,早就对华为下死手了。问题是,中兴出问题了,中国还有华为。华为如果倒下了,中国还有谁可以替代?所以说在华为问题上,中国是没有退让空间的。既然退无可退,那就早点表明态度,让对手打消幻想。让对手知难而退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其明白,不要动华为,否则代价会大于收益。
-
美国对任正非女儿动手,国人应放弃对美的最后幻想
美国对中国优秀民族企业的限制和打压手段,早就开始了,中兴当然不会是最后一个。打击了中兴,中国还有更强大的华为。华为早就是美国的眼中钉,对华为的限制,早就开始了。美国企业无法用市场竞争的手段战胜华为,美国国会和政府就采取政治的手段,以国家安全作为理由,限制华为进入美国市场。但这也不是美国佬想做的全部,美国的目标不是中国某一个企业,而是中国整个的产业升级,是针对中国的民族复兴战略目标。打掉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新兴产业,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打掉中国对美国的威胁,这才是美国正在做的。
-
写在9.18:战争没有远去,而是正在进行
1931年的9月18日,留驻东北的关东军有20多万人,而日本关东军只有正规军10000人左右,外加非正规军一万多人。东北守军面对人数和武器均明显弱于自己的关东军,不敢抵抗,让这一天成为中国的国耻日,正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日军敢于军事冒险,也是判断中国民众的精神出了问题。板垣征四郎在他的站前动员中就提到:“(中国)它是一个同近代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的国家,归根结底,它不过是在这样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上加上了国家这一名称而已,所以,从一般民众的真正的民族发展历史上来说,国家意识无疑是很淡薄的”。
-
警惕极不寻常的“政治正确”,意在搞垮国企
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只要国企退出,不接受国进私退。当一批私企效率和活力在裸泳时,这些学者不是反思私企自身的体制性问题,而是怪国企趁人之危了。北大教授姚洋认为,“如果搞混改的目的是让国企去把民营企业给吃掉,特别是在民企最困难的时候,那国企就是趁虚而入。这不是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初衷,国企应该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