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合战争”看乌克兰危机走向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持续近两年的乌克兰危机继续深入酝酿和发展,国际舆论中以“混合战争”为关键词来讨论这场危机的情形日渐增多,这在西方和俄罗斯表现最为明显。

从“混合战争”的视角看,乌克兰危机在短期内结束的可能性很小,危机走向长期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持续近两年的乌克兰危机继续深入酝酿和发展,国际舆论中以“混合战争”为关键词来讨论这场危机的情形日渐增多,这在西方和俄罗斯表现最为明显。在当前政治调解乌克兰危机的新明斯克协议陷入僵局的背景下,应如何看待乌危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混合战争”视角出发,人们或能更清晰地把握这场危机的未来走向。

2007年,美国军事专家弗兰克·霍夫曼首次提出“混合战争”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全球化影响和技术扩散等原因,传统的“大规模正规战争”和“小规模非正规战争”正逐步演变成一种战争界限更加模糊、作战样式更趋融合的混合战争。同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相比,“混合战争”在战争目的和手段方面均有较大不同。前者的目标在于通过常规的军事手段将自身意志强加于敌方,而后者的目标在于,主要通过心理途径、信息途径、外交途径、经济途径等将一国的政治意志强加于另一个国家,其中军事手段仅仅发挥辅助性作用。“混合战争”的最终目标不在于获取资源、土地甚至战略要地,而在于改变特定群体对世界秩序的看法甚至价值取向,通俗地讲就是“夺取人心”。

2014年3月,俄罗斯夺取了克里米亚,之后“混合战争”的提法重新出现在北约如何应对俄罗斯的政策讨论中。2015年3月16日,做客俄罗斯红星电视台的俄军事专家维克托·巴拉涅茨也曾公开指出,兼并克里米亚是俄军历史上最卓越的军事行动之一,而“混合战争”在此役中有着辉煌的表现。

在西方看来,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期间针对乌克兰和西方的一系列举动即是普京式“混合战争”。2014年,北约防务学院高级分析师海迪·赖辛格和独立军事专家亚历山大·戈尔茨共同撰写了文章《普京的混合型战争》。文章认为,俄罗斯最近针对乌克兰的举动可被称为“混合型战争”,它有效地结合了军事和非军事、传统和非传统元素,并且包括网络和信息战。这是不同行动的组合,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并制造混乱,让西方很难做出适当的反应。

2015年4月德国《世界报》刊载文章进一步指出,乌克兰将是俄罗斯今后实施“混合战争”的实验室。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将混合战争从一个战术上的把戏变成了战略体系。而成功可能会鼓舞普京步步逼近,但又不跨越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的战争的关键门槛。

另外,西方认为俄罗斯的这种“混合战争”战术眼下已经向西延伸,威胁到了波罗的海诸国。军事行动方面,俄罗斯与北约的对峙进入了新的阶段,波罗的海地区成为博弈前沿,双方不断在该地区举行军演。在信息心理方面,俄罗斯“混合战争”的威胁性还表现在其“社交媒体的武器化”方面。例如,莫斯科在一些波罗的海国家大量存在的新闻媒体正在从事夺取这些地区人心的“混合战争”。本文来源:了望观察网

与西方针锋相对的是,一些俄罗斯专家认为,在乌克兰策动和继续推进“混合战争”的不是俄罗斯而恰恰是西方自身。俄罗斯知名政治杂志《国际生活》,前不久刊载了俄外交部国际法委员会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特利亚尔的文章《关于“混合战争”以及谁在乌克兰发动了它》。该文将西方针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策动的“混合战争”总结为七个部分。最后一点认为,美国以乌克兰境内有俄罗斯军队为出发点,发动针对俄的“混合战争”,煽动俄罗斯邻国民众的反俄情绪,并以此为由加强北约在东欧国家的军事存在和维持对俄制裁。

那么,从军事角度出发,如果将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同西方在乌克兰展开的冷战后最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定义为发生在乌克兰的“混合战争”,这场危机何时才能结束呢?

答案很明显,只有当冲突的双方分出胜负才可能意味着战争结束。按照传统战争中判定胜负的常理,在硬实力上打倒对手就意味着胜利和战争结束。而对有别于传统战争的“混合战争”而言,只有在“争取人心”方面战胜对手才意味着战争的胜利和结束。

按照上述逻辑,今天的乌克兰危机,无论它是西方眼中普京式的“混合战争”,还是俄罗斯眼中西式的“混合战争”,评判双方胜负的一个大致标准在于,谁最终能够在这场危机的较量中更成功地施加影响力,让自身的政治意志在对方阵营得到体现,在“争取人心”方面获胜。以此分析,当前在乌克兰全国范围内,尽管亲西方的情绪在克里米亚危机后明显占据上风,但旷日持久的乌东部战事雄辩地证明,乌克兰东西部地区在亲俄和亲西方问题上泾渭分明的现状并没有根本改变。另外,考虑到乌东西部地区在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诸多差异由来已久,可以判定,乌国内亲俄和亲西方的情绪在短期内很难出现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

可见,以乌克兰问题为核心,俄罗斯与西方在这场“争取人心”的历史性博弈中仍处于胶着状态,类似“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这样的零和博弈的结局在可预见的未来恐难出现,乌克兰危机在短期内结束的可能性很小,危机走向长期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所)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乌克兰 危机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