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共为您搜索到7篇文章
  • 体育事业变体育产业:是改革还是倒退?

    体育事业变体育产业:是改革还是倒退?

    《要动》一文介绍的改革设想无非是这些年改革的老路子:以市场配置资源为标志的市场化,体育事业变体育产业。其实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今天,所谓市场化就是私有化;依靠社会力量和民间力量,就是依靠资本和老板的力量;事业机构产业化就是把原来国家实施和保障的全面福利的活动,当生意来做了。这一点从“教育事业”变成“教育产业”、“医疗卫生事业”变成“医疗产业”、文化事业、新闻事业、出版事业……几乎全部以前叫事业的都企业化(产业化)可以看出,这些事儿从此变成一种生意了。据说这种改革是按照世界通行的路子走的,或者说西方国家是这样做的。因此,体育也要这样走。

  • 国乒事件:警惕极端市场化毁灭中国体育事业

    国乒事件:警惕极端市场化毁灭中国体育事业

    体育改革要走公有制、公益化的举国体制的培养和市场化的职业竞技相结合的道路,不能一味模仿美国表层商业化模式而刻意忽视美国本身的举国体制,更要吸取他们用职业体育经济商业化反哺举国体制培养人才的模式的优点。只有举国体制为基层体育爱好者提供足够的资源和保障,基层群众才能广泛的参与其中;只有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与体育,我们才能更有可能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

  • 但愿国乒不要变成又一个运十

    但愿国乒不要变成又一个运十

    中国人民几代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一下子完全颠覆也不是那么容易。何况现成的世界级荣誉也不能不顾。于是,国乒在传统的惯性与改革市场化的交织变奏中行进着。今日的辉煌,传统惯性依然起着作用,包括“举国体制”。

  • 黎阳:瞎指挥错,罢赛更错,支持罢赛大错特错

    黎阳:瞎指挥错,罢赛更错,支持罢赛大错特错

    罢赛与支持罢赛涉及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组织究竟要不要纪律?纪律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下级和个人是不是有权在自己认为上级错误时抗命?

  • 李晟:国乒真的是“岳家军”吗?

    李晟:国乒真的是“岳家军”吗?

    体育体制的改革似乎一定程度上陷入为否定过去而进行改革的迷思,不假思索的接受了立足于另一套话语体系对中国体育体制的批判,因而急切的希望以激进改革为自己正名。当面对另一套话语体系失去了对中国体育体制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时,我们也就很难期待实施着这条改革路线的体育管理部门能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让体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中国力量”。

  • 梁孝:从乒乓球罢赛事件,看如何民主、科学地决策

    梁孝:从乒乓球罢赛事件,看如何民主、科学地决策

    把权力关入制度的笼子!就是要坚持人民民主,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就是要各级部门保持人民民主的政权的本质,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成为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官老爷”,彻底铲除“官本位”的基础。就此来看,队员们就自己的错误道歉了。那么,制定出这样引起极大争议政策的相关部门呢?是不是应该反思、自我批评、改正自己决策中的问题呢?是不是应该改变决策方式呢?是否也要给全国老百姓一个交代呢?